成都新都工业园区成立于1992年,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重点开发区,2018年7月,成都新都工业园区被正式授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园区总规划面积44.94平方公里,由工业西区、工业东区和石板滩工业集中发展区三大板块组成。其中,工业西区总规划面积8.1平方公里、工业东区总规划面积15.84平方公里;石板滩工业集中发展区总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园区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制造,主要包括轨道交通和航空动力产业,辅以能源装备、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工量具、电子器件及其他机械加工等配套产业。
园区是四川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即“51025”工程)中的500亿园区之一,先后获得“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航空动力与轨道交通)”、“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四川省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基地”等称号,后成功创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第八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绿色发展的战略与举措
为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助力经济提质增效,成都新都工业园区秉承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构建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加快推进绿色生活方式、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强化运行管理等4个方面进行绿色改造。
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构建“经济持续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生态良性循环”的绿色发展园区,使物质、水资源闭路循环、能量梯级使用,实现成都新都工业园区企业间、产业间首尾相连,环环相扣,闭路循环,物尽其用。
促进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
1.构建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构建以低碳循环工业的低碳产业体系。
以“夯实基础、动态优化”为原则,坚持产业“关联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上下游产业相互配套,以能源产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好轨道交通和航空动力两大主导产业。
优化空间布局;资源高效利用;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循环产业。
2.加快推进绿色生活方式,转变居民生活方式,广泛开展节能减排、绿色生活全民行动计划。
3.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以大气污染治理为重点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力推动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污染源治理,推进大气污染减排与防治;实施污水分级治理,有效控制水体污染;严格控制和合理处置固体废物。
4.完善政策管理,完善管理机构构建。加强组织领导,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划绿色发展;创新体制建设,推动绿色园区发展;落实优惠政策,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完善管理体系,建设绿色管理平台
主要成效与示范意义
通过绿色园区建设,走出具有新都特色的绿色低碳之路。
园区绿色化改造也推进了成都新都工业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发展,对于成都新都工业园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由大变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坚持绿色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抓好绿化美化和节能减排等工程建设,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天蓝、水清、山绿的生态环境,构建特色园区。
2. 控制三高行业增长,严格执行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相关规定。
3.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依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用化,推动形成“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集约发展方式,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创新工作服务机制,积极探索企业办事不出园的措施和办法,并取得实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