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农村贫困状况调查
根据巴中市统计局、调查队、扶贫局联合文件精神,我局汇同调查队 扶贫局,组织有关方面人员深入乡村,对被抽中的10个村民组与村民进行了面对面的详细询问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工作情况
按照市三家联合文件要求,南江共抽中了赤溪乡文昌村、下两镇东河村、沙河镇五郎村、元潭乡回龙村、凤仪乡檬树村、正直镇福字寺村、红光乡玉白村、石滩乡宋家坪村、关坝乡小田村、红岩乡云光村等10个村。从分布上看,10个村散布在全县高山、中山和低山区,条件好坏、贫富差别、离场镇远近各有不同,情况可谓千差万别。根据要求在每个村调查一个社,不管社大小、远近一律调查3社。要求调查人员深入到村社,逐户逐户走访农户进行询问调查,确保第一手资料的真实准确。县统计局、南江调查队、县扶贫局按照各自分配的任务,组织人力自本月上旬开始,分别深入村社展开了调查工作。调查工作得到了所在乡镇的积极支持和村社干部的紧密配合。
二、调查的结果
此次调查的10个社共529户,人口2079人。其中全户外出158户,人口580人,分别占被调查户的29.8%和被调查人口的28.0%。从调查的结果来看,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27户,101人;1001-1196元以下的41户,176人;1197-1300元以下的14户,54人;1301-1400元的17户,64人;1401-1500元的10户,4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501元以上的420户,1637人,占被调查人口的78.8%,在这些人中间也不乏一部份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总体来看,国定贫困标准1196元以下的农户和人口分别占13.0%。1500元以下的户数为109户,人口为442人,分别占被调查户数的20.6%和21.3%。分析这个调查结果,与去年县扶贫局进行两项制度衔接的调查比较有明显差距,大大低于县扶贫局去年调查的贫困线以下人口。这次调查虽然样本数量较少,不能完全代表全县的扶贫现状,但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匡算全县的话,2010年我县农村的贫困人口大约只在8万人左右。也就是说,我县数量庞大的贫困人口群体正在逐步下降,这也标志着我县的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果。
三、对我县农村贫困状况的基本估价
扶贫工作一直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重点,从近30年的扶贫工作来看,我县的扶贫工作成绩是显著的。但几十年的扶贫,为什么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存在,甚至有的地方贫困人口还有增无减呢(如红岩乡云光村3社,1196元以下的农户将近占一半,1500元以下的农户约占90%)?深入探讨其原因,对再认识我县的扶贫工作是十分有益的。
首先,扶贫工作是一项长远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挖穷根是我们党从创立那天起就立志要干的伟大事业,这也是同千百年来的痼疾、恶习作斗争,因此扶贫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功成名就的事。
其次,贫困是相对的,同历史上的南江来比,我们也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是前进了。对于发达地区我们是贫困落后地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区都有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困的存在。
第三,贫困标准是一个动态的指标。2000年时的脱贫标准是800元,不足800元的就是贫困。前些年贫困标准定为1196元,据了解现在国家已将贫困标准调到1274元。本次 调查在1196元标准时我县贫困人口约8万人左右,(扶贫局去年调查的1196元以下人口为29.2%,约16万人,如果贫困标准为1274元,我县的贫困人口将突破20万人)就会出现越扶贫困人口越多的现象。反过来说,即使我县的贫困人口都超过了1274元的贫困标准,那也只是在温饱线上生活。
第四、地理位置所致。我们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我们的基础条件很差,发展不如别人快,我们处于区位劣势,从产品到商品再到金钱这一过程的实现也远远没法同发达地区比,好比别人是坐飞机、高速列车前进,我们是赶着牛车、坐着拖拉机去追赶、去竞争,其结果就只能是越追掉队越远。因而就出现了我们同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的现象。
第五、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所致。在我们县本身也存在着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当前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悬殊,富裕的一小部份人已经从小康进入了富裕生活时代,而贫困的人口却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因而,我们的扶贫工作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四、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在进村入户的调查走访中,我们既发现了过去一些贫困农户长期不能摆脱贫困的老问题,也发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归结这些新老问题,大致可分为八种类型。
劳力缺乏型 这是一个老问题,在农村有部份家庭由于多种原因,劳动力十分缺乏,既无人外出务工,也没有劳动力种庄稼,经济上没有收入来源,生活上也因缺劳力延误农时而粮食收成有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因病致贫型 有的家庭上有高龄多病父母,本人或妻子也常年生病,有限的经济收入大都泡在了药罐里。有的家庭本来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也因突然的伤病,而导致返贫。红光乡玉白村3社的李仕壮,家有82岁的老母,常年臥病在床,本人也经常多病,以至深陷贫困。在该社40户农户中竟有5户属于这种情况。
负担过重型 有许多家庭上有老人,最多的有四个老人,下有小孩,现在至少有3个未成年孩子要上学读书。这样的家庭,其主要收入基本都用于赡养老人和供养孩子上学,一时还很难脱贫致富。凤仪乡檬树村3社的詹远义,全家7人,两个老人,三个孩子上学读书,便是典型代表。
智力低下型 这部份人看起来好脚好手,但他们有残障,智力低下,不善经营,也不会生活。沙河五郎村3社的沈勇全家3人,本人弱智,妻子有精神病,既不耕种土地,也没法外出打工,只有粮食直补和农村低保一点收入。
懒墮无援型 无论是过去不是现在,农村都有那么一小批人,他们本人懒堕,不愿意从事生产劳动。因此,这些人既不受人欢迎,也得不到别人的援助。
不善经营型 农村有一部份人有劳力,身体条件也不错,政府号召发展什么,他们也照样做了,但是别人发展起来了,他却一事无成。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科学文化知识,缺技术,缺管理能力,不会经营盘算。
天灾人祸型 有这样一些家庭,本来一切都好好的,在当地甚至还算发财致富的典型。但突然一夜天降横祸,有的车祸死人,有的忽然暴病,经多方抢救用去钱财大笔,还负一大笔债,结果人财两空,从而导致这个家庭一贫不起。
生存环境恶劣型 在此次调查的红岩乡云光村3社,这里地处深山,自然条件和基础条件都十分差,全村6个社都不通公路,离乡政府20公里以上。沙河镇五郎村3社虽修通了8公里多长的村公路,但由于村道太长,大部份路段大车都很难通行,最远的五户村民到镇上赶场办事都在15公里以上。因此,这些村社脱贫致富的道路还任重道远。
针对贫困现状的八种类型,各级政府只有采取相应的扶贫对策,因户施策,逐步加以解决。扶贫好比财富的积累,只靠一时的激情迸发和灵光闪现是不会有多大效果的,而是要靠坚持不懈的长期奋斗、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攒,才会出成效。从所分析的八种类型看,我县的扶贫工作是急不得,因为这是在同千百年的痼疾作斗争;慢不得,因为慢了贫困人群每时每刻都在贫困线上生活,等待我们去帮助,同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不允许我们慢慢来;拖不得,首先是我们拖不起,我们已经落后了,再拖下去,我们不仅要拖全市、全省的后腿,而且还要拖全国的后腿。
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加大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
2、进一步加大对重点贫困户、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对重点贫困户、贫困人口实行台账式管理,确定对口扶贫单位定点帮扶,明确脱贫时间表。
3、进一步加强农村职业技术培训,继续深入开展智力扶贫。
4、进一步加大移民开发扶贫力度,对生存环境恶劣的少数边远农户进行移民搬迁。
5、进一步加快农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养老事业社会化。
只要我们进一步深化认识、扎实规划、狠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的把扶贫工作推向前进,就能争取早日实现南江人民的脱贫致富。
南江县统计局 李兆廷
2011年5月20日
附件下载: